<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探究師范院校非師范專業人與自然課程教學內容及模式

    時間:2024-06-14 21:07:00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探究師范院校非師范專業人與自然課程教學內容及模式

           論文關鍵詞:非師范專業 人與自然 教學內容 教學模式

    探究師范院校非師范專業人與自然課程教學內容及模式

           論文摘要:本文對師范院校非環境專業開設人與自然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及考試方式的選擇進行了探討,并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初見成效。
      目前我國師范類高等院校,為學生提供系統的環境教育訓練還不夠,尤其是高校的環境倫理教育更加不到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不同專業方向的未來教師,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接受一種帶有系統性、綜合性的環境教育培訓,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在總結提高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以生態科學知識為基礎,以環境教育理念和方法為主線的教學內容和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體驗、領悟、滲透其中的環境教育思想和未來可以借鑒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同時幫助他們樹立起新型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現,實現大學生環境意識由知到行的轉化,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共和諧。
      
      1 教學內容體系
      
      按照教學計劃,人與自然課程為36學時。本課程教學內容分為四章。第一章講述生態系統的概念、組成成分、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熟悉生態系統平衡和失衡的基本特征,掌握生態平衡的定義;第二章講述污染的概念,環境污染的主要類型以及環境污染產生的根本原因,了解水污染與廢水處理的生態對策,大氣污染及其防治,固體廢物的處理及其資源化;第三章主要介紹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作用,提高人們保護自然資源的環境意識,從而使我國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示范區獲得人類重視及完善發展;第四章通過前面知識的鋪墊,使學生了解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根源就在于人們不正確的人與自然觀,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所處環境的現狀,只有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 講授方法
      
      人與自然課程嘗試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進行講授,以便在較少的課時中,有效地對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進行人與自然相關內容的介紹。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對某些環境問題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達到提高其環境道德素質的目的。從各個特殊案例的了解分析中提煉出關于生態問題和人類行為的一般道理,使學生的眼界不至于被局限在具體的生態或環境問題中,這樣既可以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也容易與學生產生互動,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積極的參與者。
      例如在美國北部的五大湖區域,也發現了大量鮭魚和鱒魚死亡的事件,情況與鱷魚僵尸十分類似,也是由于腦部的神經元壞死。經過反復的調查和試驗,最終調查人員發現,死因是由于鱷魚體內缺乏一種叫做“硫胺素”的物質,這種物質也叫做“維生素BI”。再次的實驗結果表明,正常鱷魚的內臟器官維生素Bl含量正常,而僵尸鱷魚內臟器官的維生素Bl含量明顯減少。調查終于有所進展。
      最終,科學家得出了僵尸鱷魚出現的原因:格里芬湖風光秀麗——人們移居到此——開墾肥沃的“腐質土農場”——大量化肥流人格里芬湖——格里芬湖水質富營養化——某種藻類大量繁殖——其他魚類數量大量減少,除了一種叫做“窩斑”的魚類——“窩斑(魚祭)”體內有一種“硫胺素酯酶”,可以迅速分解生物體內的硫胺素——鱷魚只能吃到“窩斑(魚祭)”——鱷魚體內缺乏硫胺素——鱷魚大腦出現病理性損害——鱷魚反應遲鈍,僵尸化——溺水,饑餓等原因死亡。
      最終結論:“窩斑(魚祭)”是兇器,但不是兇手。真正的兇手正是我們——人類!
      這樣結合實際案例講解相關概念和知識,就容易讓學生理解掌握,從而使他們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積極的參與者,并且層層深入,容易與學生產生互動,啟發學生思維,利于學生記憶,最終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3 教學手段的選擇
      
      由于人與自然課程主要介紹動植物和自然知識,展現自然魅力、偉力和威力以及探索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探討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有效途徑,從而達到使學生關注生態環境,吸引更多的人學習自然,珍愛自然,感悟自然,享受自然。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特別需要采用一種不同于傳統課堂的教學手段一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內容包容量大、效率高而且表現形式生動,許多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東西用多媒體能夠很容易地做到,所以多媒體教學特別適宜作為人與自然課程的教學手段。
      
      4 教學方法以及考試方式
      
      人與自然課程涉及內容廣泛,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即通過介紹動植物和自然知識以及探索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使學生了解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從而培養學生愛護自然、尊重生命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懂得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人類應與環境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要更好地完成該目標,在教學方法上必須突破習慣思維、轉變觀念。
      人與自然作為一門全校性選修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比較靈活,彈性大,我們力圖改變傳統考試方式,期末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查方式以盡量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方法為:70%的成績由教師給定或學生自選相關感興趣題目后自主查閱文獻或參考書,按照科技論文的寫作形式撰寫小論文。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開拓學生視野,還能提高學生查閱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30%為隨堂小測驗,這樣不僅可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有助于學風建設。
      
      5 教學實踐效果及對今后課程建設的思考
      
      據每學期期中檢查和結課前的調查情況來看,自該課程改革以來學生滿意度均在85%以上,這將激勵我們進一步思考更多的辦法來使這門課程適合學生的要求。
      在今后教學中,我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5.1 編寫合適的講義。目前,人與自然課程可選擇的針對性教材很少,上課內容多從眾多參考書中篩選出來的,這對學生更好地掌握該課程造成一定的難度。我們目前計劃著手編寫相應的輔助教材,當然這項工作的完成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5.2 教學內容上要與時俱進,多聯系當前時事來進行。隨著科技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人與自然課程涉及的一些教學內容及社會熱點問題每年都有變化,因此該課程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時進行更新,做到與時俱進。
      5.3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層教學。人與自然這門課程涉及內容廣,教學內容可深可淺,而且學生基礎也參差不齊,如果有必要,可據文理分科教學,教學效果可能將更好。
      
      參考文獻:
      [1]陶文娣,北京市大學生環境意識調查與分析[J]
      [2]朱義年,李湘萍,大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與提高[J]
      [3]周邦智,師范院校非師范專業環境與健康教學內容及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
      [4]申秀英,徐美,提升當前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對策研究[J]
      [5]http://spaee.taobao.com

    【探究師范院校非師范專業人與自然課程教學內容及模式】相關文章:

    統計學專業課程建設模式探究12-21

    師范院校美術專業的素描教學11-22

    師范院校開設女性教育課程的思考02-21

    論述關于師范院校語文學科教學法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創新的思考12-05

    師范院校教師教育技術參與式培訓模式的研究11-22

    論述整合課程教學內容提高專業基礎能力12-12

    高等師范院校生物統計學課程考核方式研究11-16

    漢字教學模式探究03-28

    淺析地方性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課程教學改革11-13

    •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本精|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免费人欧美日韩在线精品| 999久久久免费国产精品播放| 精品国产sm捆绑最大网免费站 | 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鲸鱼传媒绿头鱼实验室之炮机测评日韩精品一级毛 |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2021年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99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