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端午節的著名古詩

    時間:2020-08-28 18:41:02 端午節 我要投稿

    關于端午節的著名古詩

      關于端午節的著名古詩有不少,趁著端午節的來臨,我們不妨一起來回顧古人那時的情懷吧!

    關于端午節的著名古詩

      關于端午節的著名古詩

      端午

      清 史謹

      鶴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渾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七絕 . 觀雨夜

      臨窗夜雨涼如秋,滿地落葉不勝愁。

      翠綠紅紫春已暮,凡人凡事掛心頭。

      端午節

      悠悠艾草香天下,甜甜粽子美名揚。

      端午悼念屈大夫,中國傳統代代傳。

      和端午

      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有離騷在世間。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北宋 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感興

      南宋 文天祥

      千金鑄鏡百神愁,功與當年禹服侔。

      荊棘故宮魑魅走,空馀揚子水東流。

      端午感興

      南宋 文天祥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

      已酉端午 [明]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

      午日觀競渡 [明]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五日(選一)明 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節令門 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齊天樂 (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

      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

      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菩薩蠻 (宋·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端午節的文化內涵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提起端午節,人們總會把它和屈原、龍舟、粽子聯系在一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宋穎承擔的一個研究課題是端午節的變遷和民俗。在她看來,端午節蘊含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屈原故里秭歸,至今傳唱著《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生清白,半世熬煎。”隱喻了屈原的人格和命運。宋穎認為,這首民歌的創作不會早于20世紀50年代,多數端午節民歌應該都是新中國成立后創作的。而真正關于端午節的民歌少之又少。《招魂曲》是當地流行的小調,歌詞“唯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衣食勿須問,楚國好天地”與屈原的《招魂》一脈相承,流傳久遠,是當地船工拉纖時的號子,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民歌。

      據宋穎介紹,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戰相持階段的1942年,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以古喻今,激起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更讓屈原的愛國形象深入人心。1954年,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錄。宋穎認為,端午節本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起,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端午節逐漸與屈原和愛國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并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外,端午節還蘊含著人們對中醫藥的重視。宋穎認為,采草藥是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端午節也是唯一以民俗方式弘揚傳統中醫藥的節日。端午節當天或者前一天,天不亮人們就上山采草藥,然后拿到市集上去賣。人們用雄黃粉在孩子頭上涂“王”字,把雄黃粉涂在墻上和門上,待凝固之后,有蚊蟲叮咬,就可以把粉末摳下來涂在腫處外用。

      尊師重教是傳統節日的一大內涵,端午節也不例外。據宋穎介紹,在過去,每年端午節前后,一般都是由父親領著孩子去看望老師,給老師奉上咸鴨蛋和粽子等禮物,老師則回贈以扇子等物件。

      可以說,愛國主義情懷、對傳統中醫藥的重視、尊師重教的習俗等構成了端午節豐富的內涵。

    【關于端午節的著名古詩】相關文章:

    著名關于端午節的詩句07-16

    關于端午節的著名詩句07-16

    關于端午節的古詩08-08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古詩08-08

    關于端午節的古詩屈原08-08

    關于李白端午節的古詩08-08

    關于寫端午節的古詩08-08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古詩07-16

    關于端午節的古詩句06-11

    端午節的著名詩句07-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93精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欧美精品成人3d在线|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91视频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好吊妞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国内精品欧美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成人国产精品动漫欧美一区|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2022国产精品最新在线|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