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四書五經(jīng)名言

    時間:2024-06-01 07:15:11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四書五經(jīng)名言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jì)錄的,經(jīng)過實踐所得出的結(jié)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書五經(jīng)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書五經(jīng)名言

    四書五經(jīng)名言1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

      .君子以其不受為義,以其不殺為仁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nèi)末,爭民施奪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

      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誠于中,形于外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凡有血氣,皆有爭心,故利不可強,思義為愈,義,利之本也

      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小人貧斯約,富斯驕,約思盜,驕思亂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者

      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四書五經(jīng)名言2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二取義也

      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

      不義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君子近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君子固窮,小人窮思濫矣

      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

      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

    四書五經(jīng)名言3

      1、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平民。平民昭明,協(xié)和萬邦。

      2、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3、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4、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5、視遠惟明,聽德惟聰。

      6、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紊。

      7、為山九仞,半途而廢。

      8、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9、以公滅私,民其允(信)懷(歸向)。

      10、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

      11、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12、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13、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14、滿招損,謙受益

      15、民惟國脈,本固邦寧

      16、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

      17、若農(nóng)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18、若火之燎于原,不行向邇,其猶可毀滅

      19、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

      20、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

      21、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

      22、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23、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于家邦,終于四海

      24、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足

      2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行逭

      26、視遠惟明,聽德惟聰

      27、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

      28、若抬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29、弗慮胡獲?弗為胡成

      30、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31、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圣

      32、惟事事,乃其有備,早為之所

      33、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34、股肱惟人,良臣惟圣

      35、貌日恭,言日從,視日明,聽日聰,思曰睿

      36、立德務(wù)滋,除惡務(wù)本

      37、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38、不矜細行,終累盛德

      39、人無于水監(jiān),當(dāng)于民監(jiān)

      40、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氣無常,惟惠之懷

      41、為善差別,同歸于治;為惡差別,同歸于亂

      42、不學(xué)墻面,蒞事惟煩

      43、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44、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45、爾身克正,罔敢弗正

    四書五經(jīng)名言4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2、君子周而不比(勾結(jié)),小人比而不周。

      3、不遷怒,不貳過。

      4、君子周急不繼富。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7、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8、古之學(xué)者為已,今之學(xué)者為人。

      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1、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12、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3、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1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5、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7、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8、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19、躬自厚而薄責(zé)人,則遠怨矣。

      20、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損矣。

      21、君子務(wù)本。

      22、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3、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4、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2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2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27、貧而無諂,富貴無驕。

      28、父母一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0、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1、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32、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33、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5、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3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37、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38、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9、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40、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41、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42、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4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4、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5、可與人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6、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47、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4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49、道不同,不相為謀。

      50、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1、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5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四書五經(jīng)名言5

      1、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2、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3、玉不琢,不行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4、善學(xué)者,師逸而功信,又從而庸(歸功)之;不善學(xué)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民,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款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有其聲;不款待問者反之,此皆進學(xué)之道。

      5、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6、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使之,任職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

      7、知為人子,然后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后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8、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xué)乎!

      10、故學(xué)然后知足,教然后知困。知不敷,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11、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四書五經(jīng)名言6

      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貧而無諂,高貴無驕。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摯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4、君子務(wù)本,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定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9、君子周而不比(串通),小人比而不周。

      10、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2、不患無位,患因而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13、怙恃之年,不行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4、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5、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6、不遷怒,不二過。

      17、君子周急不繼富。

      18、一簞食,一瓢飲,在僻巷,人不勝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9、溫柔敦厚,然后君子。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2、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2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24、君子開闊蕩,小人常戚戚。

      25、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不亦重乎?死爾后已,不亦遠乎?

      26、逝者如此夫,不舍晝夜。

      27、少年老成,焉知來者之不今朝也?

      2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9、君子成人之美,不行人之惡。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1、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32、古之學(xué)者為已,今之學(xué)者為人。

      3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4、可與人言而不言,失人(錯過人才);不行言而與之言,走嘴。知者不失人,亦不走嘴。

      3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6、躬自厚而薄責(zé)人,則遠怨矣。

      37、道差別,不相為謀。

      3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愛,友便佞,損矣。

      39、往者不行諫,來者猶可追。

      40、盛德不逾閑(遮攔阻隔之物),小德進出可也。

      41、君子不傷脾胃,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四書五經(jīng)名言7

      1、大學(xué)之道,在明顯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fàn)柡笥卸ǎ柡竽莒o,靜爾后能安,安爾后能慮,慮爾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2、古之欲明顯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爾后知至,知至爾后意誠,意誠爾后心正,心正爾后身修,身修爾后齊家,家齊爾后國治,國治爾后天下平。

      3、物格爾后知至,知至爾后意誠,意誠爾后心正,心正爾后身修,身修爾后齊家,家齊爾后國治,國治爾后天下平。

      4、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5、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6、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7、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8、君子有諸已爾后求諸人,無諸已爾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9、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10、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11、善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1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3、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四書五經(jīng)名言8

      《大學(xué)》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譯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fā)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釋文: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yīng)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康誥》說:“激勵人棄舊圖新。”《詩經(jīng)》說,“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

      4、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譯文:有錢的人房間裝飾得很華麗,有仁德的人心里寬暢,身體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譯文:君子有個大原則,就是必須用忠誠信義來爭取民心,驕橫奢侈就會失去民心。

      《中庸》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譯文:天賦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養(yǎng)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

      譯文:喜歡向別人請教,而且喜歡體察人們淺近的話語;消除消極的東西,而宣揚人們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兩個極端,采用恰當(dāng)?shù)淖龇ㄊ┬杏谌嗣瘛?/p>

      3、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廣泛地學(xué)習(xí)知識,詳細地詢問事物發(fā)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確地辨別是非,踏實地去實踐。

      4、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譯文:由于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jié)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譯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規(guī)律。

      《論語》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譯文:學(xué)習(xí)知識而又能經(jīng)常去復(fù)習(xí)、練習(xí),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事么?有朋友遠道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譯文:我每天多次地進行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竭盡全力了嗎?和朋友交往免誠實守信嗎?老師傳授知識,是否用心認真地復(fù)習(xí)?

      3、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花言巧語、假裝和善的臉色,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東西確立了,仁道也就產(chǎn)生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知道的就承認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

    四書五經(jīng)名言9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斷。

      2、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3、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4、陣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6、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7、天下同歸而殊途,一律而百慮。

      8、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9、修辭立其誠,因而居業(yè)也

      10、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

      11、君子進德修業(yè),欲準(zhǔn)時也

      12、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

      13、積德之家,必多余慶;積不善之家,必多余殃

      14、師出以律,失律兇也

      15、君子以儉德辟難,不行榮以祿

      16、隱惡揚善,順天休命

      17、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18、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終日下

      19、君子以多識序言往行,以畜其德

      20、慎言語,節(jié)飲食

      21、獨立不懼,幽居無悶

      22、君子以虛受人

      23、不恒其德,無所容也

      24、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yán)

      25、言有物而行有恒

      26、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27、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魁偉

      28、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消息不失當(dāng)時,其道光亮

      29、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30、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3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32、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33、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34、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藏身也

      36、善不積,不敷以成名;惡不積,不敷以滅身

      37、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38、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四書五經(jīng)名言10

      《大學(xué)》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

      《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五經(jīng)名句

      《詩經(jīng)》

      言者無罪,聞?wù)咦憬?/p>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尚書》

      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禮記》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春秋》

      多行不義必自斃。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老子》

      治大國,若烹小鮮。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莊子》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

      傍日月,挾宇宙,游乎塵垢之外。

      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四書五經(jīng)名言11

      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古之學(xué)者為已,今之學(xué)者為人。

      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4、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7、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8、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4、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1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6、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17、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1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9、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20、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21、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22、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

      23、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2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25、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26、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27、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損矣。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四書五經(jīng)名言12

      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3、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4、漢之廣矣,不行泳思;江之永矣,不行方思。

      5、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6、我心匪石,不行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行卷也。

      7、靜言思之,不及奮飛。

      8、我思昔人,實獲我心!

      9、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10、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薪。

      11、胡為乎泥中!

      12、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13、匪女之為美,佳人之貽。

      14、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詩經(jīng)·?br />人而無儀,不死作甚?

      1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7、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行說也。

      18、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19、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20、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1、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22、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3、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2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5、河水清且漣猗。

      26、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7、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28、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2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30、七月流火,玄月授衣。

      31、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32、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高朋,鼓瑟吹笙。

      33、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3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35、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36、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37、參考之資,可以攻玉。

      3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39、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40、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谷,如履薄冰。

      41、峻嶺仰止,景行去處。

      42、天步艱巨,之子不猶。

    四書五經(jīng)名言13

      1、定命之謂性,任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頭,用此中於民。

      3、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頭,用此中於民。

      4、博學(xué)之,訊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6、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四書五經(jīng)名言14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茍得其養(yǎng),無物不長;茍失其養(yǎng),無物不消

      性相近也,習(xí)相遠也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居移氣,養(yǎng)移體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

      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志于道,據(jù)于德,仁于義,游于藝

      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則民作讓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而自邇,辟如登高而必自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君子必慎其獨也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yán)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必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禍福無門,唯人所招

      不作無益害有益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巧言令色,鮮矣仁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攻乎異端,斯害也矣

      很毋求勝,分毋求多

      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四書五經(jīng)名言15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2、君子周而不比(勾結(jié)),小人比而不周。

      3、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4、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5、不遷怒,不貳過。

      6、君子周急不繼富。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8、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0、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11、古之學(xué)者為已,今之學(xué)者為人。

      1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4、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1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6、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17、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0、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21、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22、躬自厚而薄責(zé)人,則遠怨矣。

      23、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損矣。

      24、君子務(wù)本。

      25、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6、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7、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28、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30、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3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2、貧而無諂,富貴無驕。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3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6、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37、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38、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0、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4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4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4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4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45、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46、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47、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4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4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0、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51、可與人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2、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53、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4、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55、道不同,不相為謀。

      56、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7、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5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四書五經(jīng)名言】相關(guān)文章:

    《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10-18

    何謂四書五經(jīng)12-27

    四書五經(jīng)讀書心得12-26

    勵志名言的名言06-28

    時間的名言名言09-30

    感恩的名言名言04-04

    成功的名言經(jīng)典名言10-13

    成功的名言 經(jīng)典名言10-25

    成功的名言經(jīng)典名言摘錄10-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xxx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呦小j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精品九九九|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精品国产欧美另类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va免费精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