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解碼2012職業培訓
中國職業培訓市場有過5億人的龐大職業培訓消費群體,過3000億元的潛在培訓市場規模。2012年,數十萬家培訓機構在經濟并不景氣的情況下,仍然將整個職業培訓市場炒翻了天。
中國職業培訓市場于1990年代起步,歷經近20年的發展,從本質上看,職業培訓受各類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并未進入成熟發展期。然而近年來,才市的活躍加速了培訓行業的市場化轉型,并出現了伴隨市場化而帶來的一系列新特點、新現象、新變化。
關鍵詞一:風投潮
2012-2012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迎來投資高峰期。有數據顯示,近三年,培訓行業投資金額占所有培訓金額的73.5%,已披露的投資案例過30家,投資總額超4億美元。而在培訓行業中,IT培訓行業尤其受風投青睞。2012年,緊隨IDG與集富亞洲投資達內IT培訓集團、凱雷投資集團向北京昊月教育集團注資5000萬美元后,中國動漫游戲職業教育標桿機構——匯眾益智動漫學院因獲凱鵬華盈風投1000萬美元而正式運營。
與培訓市場風投行為同步的是,政府也在為風投助推教育培訓事業而積極配合。日前在杭州召開的“首期政府企業教育投融資洽談與學術沙龍”上,政企各方為破解就業難與“技工荒”提供了一種由政府搭臺,引導風投進入職業教育領域,發展中國職業教育,解決人力資源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的問題,調動了大批浙商的參與熱情。
關鍵詞二:兼并熱
全國各類職業培訓機構達數十萬,資源配置錯位,行業秩序混亂。隨著市場杠桿作用的凸顯,一部分型小質次的培訓機構遭淘汰,而少部分品牌企業脫穎而出,迅速聚集資金,聚攬人才和人氣,并開始積極尋求兼并對象,獲取規模經濟效應。
未言先行的學爾森通過一系列兼并同質培訓機構的運營策略,快速提升了綜合競爭力,擴大了學院的市場份額。
盛景網聯培訓集團更是提出收購5-8家業界實力公司,爭取2012年成功上市的戰略目標。而與兩者有本質不同的是,一些外語類培訓機構在兼并后改為“外”姓。
關鍵詞三:保就業
進入2012年,職業培訓由“訂單式”發展為“保就業”。在當前的形勢下,“保就業”尤其成為消費者選擇繼續充電的充分理由,也是培訓機構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的營銷策略,更是其衡量自身教學質量,擔負社會職責的重要依托。
然而隨著“保就業”承諾的隨意性,引發了一系列訴訟糾紛,一項利好舉措反而成為市場不穩定的誘因。所以以學爾森為首的一些品牌培訓機構提出了“協議就業”措施,變承諾為服務。
關鍵詞四:考證王
重慶某高校一學生兩年內考出11個校外職業資格證,一度被網友封為“考證王”。這并非個案,狂熱考證已成高校新風潮,“考證王”不斷涌現是被逐漸形成的就業壓力所催生。有統計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人均持證2份,專家認為,大學生的考證熱情應辯證看待,正確引導。
關鍵詞五:整治令
2012年1月7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針對當前職業資格設置及考試、發證等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對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進行集中清理規范。由于認證機構的魚龍混雜,證出多門、缺乏規范,考證熱潮高溫不降以及相關管理制度的缺失等因素,促成了行政干預措施的強勢出臺,但干預效果還得由市場說了算。
【解碼職業培訓】相關文章:
2016解碼專業前景06-13
職業培訓計劃08-18
IT職業培訓受寵08-10
職業由弱到強的轉變的基因解碼09-25
職業培訓別盲目09-26
職業培訓:晉升的硬通貨10-23
職業培訓市場悄然升溫08-12
職業培訓比薪資更誘人10-22
職業培訓 求職加薪的密鑰06-02
廣州藍星職業培訓學校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