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暑假作業實踐報告
最近有沒有時間?如果有時間的話,幫我孩子寫一份調查報告吧。”最近幾天,記者接連接到幾位家長朋友的“求助”電話,電話那頭顯得十分無奈,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完成暑期實踐作業,家長們已經開始提前忙碌開了。
某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羅女士向記者列舉了學校給孩子布置的暑假實踐作業:了解市民的低碳生活情況,寫一篇調查小報告;走進創業者,采訪一位戰斗在高溫第一線的奉獻者或身邊模范,寫一篇采訪記;跳繩比賽;完成一份語文手抄報;完成一份數學手抄報;完成一份登記表……
“除了跳繩之外,其他實踐活動都不知道要怎么讓孩子去完成。”羅女士告訴記者,學校布置的暑期書面作業和背誦作業本身就有不少,家長每天幫助孩子完成背古詩、寫日記、預習復習等任務已經很不容易。這些暑期社會實踐,完全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可學校布置的又不能不去做,最后只好都轉嫁到家長的頭上。
與羅女士一樣,不少低年級學生家長最近一段時間都在為完成孩子的暑期實踐作業而煩惱。一些家長開始用空閑時間狂搜“百度”,直接幫孩子交上一份別人的“作品”交差了事;一些家長直接親自執筆,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一份生動采訪記,還不忘發到孩子的學校博客上與其他家長共享;一些家長索性開始求助高年級的學生和周圍的朋友,利用各種資源幫助孩子完成暑期實踐作業。
“開學后學校還要組織評比,這可馬虎不得。”家長吳先生最近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幫孩子一起完成語文手抄報,畫畫任務交給兒子,其他手抄任務全部由吳先生親自“操刀”。即使是這樣“子唱父隨”,這種“實踐”的難度還是超出了他的預期:“不是這里畫錯就是那里位置排得不好,都用了一大疊紙了,還是不太滿意。”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正因為不少學校都強調在開學后各項實踐都要組織評比,不愿意自己孩子輸給別人的家長們紛紛選擇全力相助。
“學校布置社會實踐暑假作業的本意是讓孩子離開書本,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與公益活動,以此陶冶情操,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校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并沒有要求學生非完成不可,學生可以盡自己的能力去做。”新世紀學校一年級組長周坤珍告訴記者,雖然新世紀學校并沒有布置這樣的暑期實踐作業,但是現在確實存在不少家長替孩子完成社會實踐作業的問題。
周老師稱,社會實踐作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但應盡可能地讓孩子試著自己動手去做,一方面可以鍛煉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一方面也加強了孩子與家長、社會的溝通。家長不應該過度溺愛和包辦代替,這樣會導致小學生缺少探索精神。
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布置社會實踐類作業出發點是好的,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不必去追求所謂的形式,更不能讓學生去完成超出自身能力的活動。社會調查類的作業應先確定主題,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結合調查的環境和難易度進行具體布置。超出學生接受能力范圍的暑期社會實踐往往無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小學生暑假作業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暑期活動實踐報告03-26
2022小學生寒假實踐報告02-09
小學生寒假實踐工作報告11-05
小學生寒假實踐報告(9篇)01-20
小學生寒假實踐報告9篇01-20
小學生寒假實踐報告5篇03-02
小學生寒假實踐報告精選9篇01-20
小學生寒假實踐報告集合9篇01-20
最新小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2-28
會計實踐報告實踐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