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通用8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難免會面對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為了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響應,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怎么編制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年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1
一、處置食物中毒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二、應急處理程序
1.在食品加工、供應過程中:或用餐時發現食品感官性狀可疑或有變質可疑時,經確認后,立即撤收處理該批全部食品。
2.牢固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時刻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班主任發現可疑病情后,及時報告校醫室,做出以下措施:
(1)初步診斷、治療、護理患病的師生。
(2)如確定食物中毒,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3)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或者與附近醫院聯系救治患病師生。
(4)收集相關病情信息、食物及原加工材料,協助衛生部門進行事件調查、處理。
3.學校主管領導立即指揮搶救工作,并做出以下措施:
(1)責令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
(2)立即向上級主管教育部門和衛生部門報告。
(3)負責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候衛生執法部門處理。
(4)班主任負責協助校醫護理患病學生,如發現人數較多,治療護理在班級進行。對已確定重病師生負責轉送醫院治療。
(5)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負責家長的'疏導工作。
(6)校醫要深入各班級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事件調查工作。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經過、可疑食品、中:毒人數,并預測發展趨勢。
(7)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搶救機動車、藥品、消毒用品到位。
(8)食堂負責人要協助衛生部門作帶菌檢查和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2
為了保障全體師生健康地學習與生活,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學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規范,防范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切實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與影響,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和有關部門要求、法律法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1、在食品供應過程中或學生用餐時發現食品感官性狀可疑或有變質可疑時,經確認后,立即撤收處理該批全部食品,第一時間內通知所有學生停止用餐。
2、在全校范圍內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時時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班主任發現本班學生就餐后有類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時報告衛生院,由衛生院醫生初步檢查確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觀察病情,對癥處理。
(2)如確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診斷、治療、護理患病的師生。
2、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校進行緊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現象的學生緊急集中校醫室進行臨時處理,如中毒學生較多,情況緊急,可打120進行送院急救,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搶救措施。
3、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4、收集相關病情信息,協助衛生部門進行事件調查、處理。
3、學校主管領導立即指揮搶救工作,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搶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門報告,指揮以下部門工作:
(1)責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
(2)由校醫(后勤處)負責立即向上級衛生部門報告,報告時間間距離發病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3)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候衛生執法部門處理。
(4)班主任負責協助校醫護理患病學生,如發現人數較多,治療護理在班級進行。對已確定重病師生負責轉送醫院治療。
(5)學生處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負責家長的疏導工作;向新聞部門解釋工作;協助學校領導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6)衛生室要深入各班級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經過,可疑食品、中毒人數,并預測發展趨勢。
(7)后勤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搶救機動車、藥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搶救中心必須品的供應。
(8)食堂負責人要協助衛生部門作帶菌檢查和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3
1、目的
本預案設定于職工食物中毒后的緊急處置,要求相關部門在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時,要沉著對應,要在保護自身的前提下,協助防疫部門做好查清毒源工作,防止二次中毒污染,同時要求穩定職工情緒,保障收費秩序的正常運行。
2、適用范圍
當職工食物中毒時,啟用本預案。
3、職責
3.1分管安全的副處長負責職工食物中毒事故的領導。
3.2站領導、總值班負責現場搶救指揮。
3.3當班班長、稽查員負責現場控制。
3.4辦公室、監控室負責通訊聯系(市、區防疫疾病急救中心:____*)
3.5辦公室負責控制現場的后勤保障,并封閉食品毒源,協助防疫中心查清食品中毒源,防止二次中毒。
4、工作程序
4.1報警
當中毒事故發生(非)當事人應立即向當班班長匯報。當班班長發現當事人有嘔吐癥狀,疑似食物中毒,立即向站領導、總值班報警。站領導、總值班立即趕到現場,掌握現場情況,首先查明是否食物中毒、發生時間、中毒人數,掌握第一手資料。
4.2當班班長指揮稽查人員控制現場,嚴禁人員接觸食物毒源。
4.3根據中毒情況由站領導、總值班撥打(市、區防疫疾病急救中心)請求支援,進行搶救。
4.4核實上報
根據事故發展情況核實清楚由站領導、總值班向管理處負責安全的副處長匯報。管理處分管副處長接報后,根據情況作出決策,布置各有關部門,有關單位進行搶救,根據《江蘇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和搶救需要向公司領導匯報,必要時趕往現場或在管理處或以其它適當方式領導搶救工作。
4.5在控制中毒現場的`同時,封閉食品毒源,協助防疫中心查明食品中毒源,防止二次中毒。
5、指揮
5.1站領導、總值班在接報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趕赴現場指揮,必要時可成立臨時指揮小組,由現場最高領導任指揮長。
5.2發生重大食品中毒事件時,管理處分管領導接報后應趕往現場協助現場指揮。
5.3首先組織人員隔離、封閉食品中毒源。做好通風工作,確保現場人員安全,穩定收費人員情緒,阻止事態進一步擴展。
5.4根據事故嚴重程度,要求交警配合疏通道路,進行搶救。
5.5根據事件發展的性質,配合協助公安、防疫部門采取相應的處理辦法進行搶救,盡量減輕損失。
6、搶救結束后的處置
6.1對制作現場及餐具、灶具、櫥具進行清洗、消毒、通風,防止二次污染中毒。由辦公室將善后處理結果向站領導、總值班報告。
6.2對冷藏、冷凍食品經防疫部門檢驗后方可食用。
6.3事故處理完畢后,由現場總指揮總結應急搶救工作的經驗教訓,同時提出改進意見,完善預案,并報管理處安全生產辦公室。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4
鑒于當前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順利應對學校的各種突發事件,妥善處置緊急情況,最大限度地減少意外事故帶來的損失,確保師生的安全,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機構
本單位設立食品中毒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聯系電話
副組長
成員
(二)組織分工。
通訊聯絡組
搶救處理組
后勤保障組
(三)應急處置工作程序
1、報告事件
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場人員立即向應急處理小組組長或者副組長報告。
報告電話
2、應急處置
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或者副組長接到報告后,負責啟動應急處置預案,立即組織、指揮相關人員奔赴現場救助食品中毒人員,核實情況后及時向轄區內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3、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食物中毒通常會引起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一般餐后少則半小時、多則48小時就可發病。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腸炎癥狀外,還有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怕冷、發熱、乏力、瞳孔散大、視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難等,中毒嚴重者可因腹瀉造成脫水性休克或衰竭而死亡。我國對食物中毒制定了詳細診斷標準,主要是以病人的潛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現為依據。最明顯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發病很快停止;潛伏期較短,發病急劇,病程易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一般無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
4、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場人員報告后,要立即進行自救和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盡快排出毒物,同時制止所有在場人員就餐。
5、領導小組人員趕到現場后,負責組織、指揮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處置措施。現場救援組人員應冷靜分析中毒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采取如下應急措施:
A、催吐:如果進食的.時間在1至2小時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后一次喝下。如果無效,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姜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食物,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
B、導瀉。如果病人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時間已經超過2至3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污染的食品盡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體質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腹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c、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水200毫升,稀釋后一次性服下。此外,還可以采用紫蘇30克、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者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救援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冷,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D、待事故處理完畢后,對視頻、餐具及食品用工具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根據不同的中毒食品,對中毒場所采取相應的處理,以免擴大中毒范圍。
6、在場人員應積極配合120急救機構工作。
7、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并通過事件加強員工職業健康安全思想教育。
8、食物中毒事件的預防。
(1)采購食品原輔料應建立進貨查驗制度。采購食品應索取生產單位和(或)供貨單位資質證明及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等,購買定型包裝食品時請注意查看有無生產日期、保質期和生產單位,不要使用超過保質期到食品。
(2)保持操作間和餐廳壞境整潔,妥然保管有毒有害物品,農藥、殺蟲劑、殺鼠藥和消毒劑等不得存放在食品加工場所,避免被誤食、誤用。
(3)加工、儲存食品時要做到生、熟分開;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須加熱煮透后方可食用。
(4)操作間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餐具、炊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須洗干凈。
(5)使用洗滌剤、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
(6)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凡患有病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原來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華服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7)食品從業人員應當經常保持個人衛生,加工食品時,必須將手洗干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
(8)健全本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員,加強對食品以及環境衛生的檢查工作。
(9)加強食品從業人員安全知識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宣傳食品安全、營養知識。
(10)非本單位食品從業人員禁止進入操作間。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5
一、及時報告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現場知情人員應及時向校領導匯報,學校則向衛監所和縣教育局匯報。報告內容:發生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主要臨床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組織搶救,調查分析中毒原因和治療方法,若懷疑投毒,則還需向公安部門報告。
二、保護現場,保留樣品
發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沖洗,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大小便)要保留,以便衛生部門采樣檢驗,為確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情況。
三、如實反映情況
學校負責人及懷本次中毒有關人員,如食堂工作人員、就餐師生等應如實反映本次中毒情況,將病人所吃的食物、進餐總人數、同時就餐而未發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點,可疑食物的來源、質量、存放條件、加工烹調的方法和加熱的溫度、時間等情況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
四、對中毒食物的處理
在查明情況之初,對可疑食物應立即停止食用,在衛生部門查明后,確定食物中毒,即可對引起中毒的食物進行處理,采取掩埋或焚燒等方法,對容器要高溫消毒,并采用藥物消毒。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6
㈠預防措施
1、把好食堂、小賣店食品原料進貨關。采購人員要嚴格把關,定點采購,確保所采購的原料符合有關的規定,從源頭上把好食品衛生關。
2、嚴把食堂倉庫關。學校食堂倉庫的鑰匙由專人保管,責任落實到人,使用原料時要進行檢查,發現變質原料,及時處理,堅決杜絕變質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好餐具消毒關。學校食堂對餐具按規定進行嚴格消毒,確保餐具清潔衛生,防止出現因交叉感染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故。
4、對每餐的飯菜要做好留樣,取每餐的飯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柜內保存24小時。
5、嚴把工作人員個人衛生關,食堂、小賣店人員定期按規定進行身體檢查,發現有不適宜的病患者及時調換工作。
㈡現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立即停止食堂、或小賣店的生產活動,并向教育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以最快速度將中毒人員送往縣醫院,無交通工具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請求救助,積極配合協助衛生機構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無關人員不允許到操作間或留樣處。
4、組織教師組成陪護人員隊伍,安排本單位人員負責陪護,無關人員未經批準不準到醫療單位探視,以免影響治療秩序。
5、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㈢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
1、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2、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3、根據領導要求,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防疫部門報告事態的進一步發展的。
4、采取緊急措施,未經允許,一切外來人員禁止進入校園。如有個別家長來校探視,事件處置領導小組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5、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學校同意,未經同意,任何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6、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廣大教師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員的思想工作。
㈣事故調查及處理
1、由易發安全事故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調查事故原因,分清責任歸屬。如懷疑有人故意投毒,向公安部門報告并進行立案偵察;防疫站同志到達后立即提取24小時的.留樣并進行檢查;組織人員進行調查詢問相關的人員,弄清中毒事件的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員控制在最小的范圍;配合其他部門進行有效的工作。
2、根據事故調查結果,依照法律法規或學校規章制度對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理。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7
為了有效預防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及時消除事故隱患,調動各方面力量,迅速、高效、有序地投入搶險救助工作,盡量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一、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應急方案
1、建立信息報告制度,若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癥狀,生活老師、班主任應在三分鐘內報告行政處,行政處立即上報校長室。
2、在出現食物中毒癥狀時,班主任、生活老師先將學生送校醫室進行初步診斷,同時上報行政處、校長室,確定是否送醫院緊急治療。
3、如果發生師生食物集體中毒現象,安全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性質、危害程度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搶救組、維護現場秩序警戒組、善后處理組等,以確保搶險、救助工作有序進行,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4、搶救組必須迅速與醫院聯系,展開急救,并上報市教育局、市衛生監督所。
5、維護現場秩序警戒組,立即嚴格控制非本校人員進入學校, 同時封存食堂預留食品樣品,以便醫院檢查中毒情況。
6、事故處理小組要穩定家長、學生情緒,避免不必要的誤解,達成良好共識,妥善地解決事后工作。
三、事故調查
事故發生后,根據有關規定,食堂要配合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要立即封存食堂預留食品樣品,不得隱瞞真相,阻撓調查。
四、防范監控
為了預防食中毒事故的發生,學校行政處要把好食堂、校園超市進貨關,杜絕“三無”食品、過期變質食品進入校園;學生處要加強對全體師生的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提高師生的.防范意識;食堂要制定食品生產的規程,規范操作。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8
一、制訂本預案目的:
為有效預防、及時處理學校師生食物中毒事件,保障師生身體健康,根據國務院第376號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精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處理預案。
二、可能引發師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a.學校食堂向師生提供的食品未燒熟煮透。
b.由于氣溫過高,加工時間早,存放時間長而引起餿變。
c.消毒不到位或操作人員健康原因造成污染。
d.進貨渠道不當,實物本身已發生質變。
e.可能引發食物中毒的其他因素。
三、預防方法:
a.學校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制訂制度,落實措施,加強教育,定期檢查,責任到人。
b.從業人員定期體檢、培訓,持證上崗。
c.嚴格把好食品驗收關,杜絕不潔、變質或三無食品流入,做好驗收記錄。
d.規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煮熟燒透,加工好的食物及時進入熟食間冷卻。
e.嚴格熟食間管理,防止熟食兩次污染。
f.留樣食物必須保留48小時,并做好留樣記錄和簽名。
g.嚴格各操作環節中的消毒工作,做到方法正確,時間保證。
h.食堂內外環境整潔,要求天天打掃,每周大掃。防蠅、防鼠、防蟑螂有措施。
四、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師生食物中毒事件,按下列程序處理:
a.立即電話報局辦和業務科室,同時報區衛監所,事后詳細書面匯報。
b.快速將患者送就近區級以上醫院救治。
c.校長召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人員研究情況,制定有效措施,具體落實人員分工,做到有序處置善后。
d.保健老師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專冊登記,統計好患病師生的具體情況(包括:班級、人數、發病時間、主要癥狀、就醫情況等),并積極主動配合區衛監所進行調查。
e.保護好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樣品、操作現場和記錄臺帳,聽從區衛監所和專業部門的專業指導。
f.領導看望患者,認真做好家長家屬工作,爭取諒解。
五、責任追究:
食物中毒事件發生,領導和個人不按規定履行報告職責,瞞報,慌報,阻礙調查的,要給予通報批評或相應的行政處分。如因管理人員疏于管理,操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事故發生的,要追究個人責任,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食物中毒的應急預案11-23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經典]11-22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07-07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07-07
經典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08-26
食堂食物中毒應急預案05-29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范文10-16
學校食物中毒應急預案07-20
員工食物中毒應急預案07-25
醫院食物中毒應急預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