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新入職大學生職業心態調查與分析

    時間:2024-08-09 09:06:01 登綺 職業心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入職大學生職業心態調查與分析

      近年來,攀鋼基于發展和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的需要,加大了對應屆大學生的引進,但市場經濟下的人才自由流動也使每年新進大學生流失現象嚴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入職大學生職業心態調查與分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入職大學生職業心態調查與分析

      新入職大學生職業心態調查與分析 1

      一、調查問卷評析

      課題組通過以近幾年攀鋼集團新進大學生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03份。通過問卷調查, 主要了解新進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和定位、擇業心態和過程、自我認知和評價、對現有職業了解程度和評價及職業滿意度等與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主觀心理狀態。

      (一)職業理想和職業定位

      在回收的303份調查問卷中,被調查者95%以上屬于工科畢業生,90% 以上所從事的職業與其所學專業密切相關。從崗位性質上來看,99%的被調查者從事的崗位屬于專業技術崗位, 但在被問到他們的理想職業時,調查發現大多數人的理想職業與現在所從事的職業差距較大。有為數眾多的人希望從事諸如企業或政府的中高級管理者或者自主創業當老板等管理類職業;有一部分人的理想職業是與所學專業相去甚遠的專業技術職業,比如學工科的希望當醫生、記者、律師、中小學教師等。調查顯示理想職業與現從事職業或所學專業相匹配或基本匹配的不足20%。

      大學生的理想職業相當分散且五花八門。有些人對理想職業的表達相當模糊,比如當白領、坐辦公室、工作輕松等。在被問到“您有明確的職業理想和目標嗎?”時,61%的人選擇“有,并正在為實現而努力”;16%的人選擇“曾經有,但已經放棄,因為目前來看已無法實現”;18%的人選擇“沒有,走一步看一步,計劃沒有變化快”。

      在選擇工作地點和企業類型時, 20%的人希望工作地點在大城市,并會為此不斷努力爭取;而80%的人對工作地點不是太關注或太介意,認為不一定非要在大城市。對于企業類型, 有三成人鐘情于政府部門,有二成人鐘情于外企,有三成人對在國企工作感到滿意,而二成人選擇了民營企業或其他。

      (二)擇業過程和擇業心態

      被調查的大學生均屬于應屆畢業生,大部分人是通過招聘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在被問到對就業壓力的感覺時,有30%的人認為不大,有50% 的人認為有點大,而認為非常大的僅有20%,這與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普遍較嚴峻的社會大環境是有一定矛盾的。進一步調查后發現,在獲得現有工作的難度上,21%的人回答通過努力爭取才獲得;31%的人回答付出一定努力,但如果更努力,會有更好的機會;而回答很容易就獲得的人數高達46%。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較多的大學生并未對就業壓力有強烈感受。

      這一心理狀態還反映在大學生的危機意識上,在問到是否有危機感時, 回答沒有或一般的占到了70%,回答很強的只有30%。從心理學角度講, 人們普遍有這樣一種心理,就是對事物的珍惜度往往取決于獲得這一事物的困難程度,越難得到的,就會越珍惜。對待職業的態度亦是如此,擇業的難易程度會影響到就業者對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及今后工作的穩定性。問卷調查反映出,對于多數大學生而言,現有職業的獲得過程還是較輕松的,這會一定程度影響他們的工作態度。比如,對現有企業和工作崗位缺乏尊重和認同,把工作當跳板或權宜選擇,對工作不投入等。

      (三)自我認知和評價

      在大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中,多數人(占總人數的60%)認為單位選中自己是因為所學專業。而在問到自己的優勢是什么時,只有30%的人認為是在專業上,而高達60%的人認為是自己人品好、腳踏實地。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學生對自身專業的不重視以及缺乏自信心。

      而在調查中問到自己的劣勢時, 大部分人歸咎為內在原因,如缺乏實踐經驗(占總人數的53%)、性格內向(占總人數的30%)、專業水平不強(占總人數的24%);也有一部分人歸咎于外部原因,如36%的人認為是缺乏人脈、金錢等資源。總的來講,大學生們對自我認知和評價沒有從職業角度出發進行審視和思考,缺乏專業、深入、理性、客觀、全面的認知和反省, 這也導致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在擇業時盲目和隨意。

      (四)對現有職業的了解、評價和滿意度

      在被問到對現有職業的滿意度時,表示感到滿意的人僅占26%。而在問到不滿意當前工作的哪一方面時, 選擇最多的是薪酬低(占總人數的67%),其次是工作環境不好(占總人數的38%);對當前工作比較滿意的'地方,53%的人選擇了穩定,35%的人選擇了專業對口,還有30%的人選擇了有發展前途。

      從滿意度來看,雖然直接回答滿意的只有26%,但綜合分析后發現,大部分人對大型國有企業所能給予的發展前途以及工作的穩定性還是比較看重的, 這一定程度上會增強他們的職業滿意度。對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集中于薪酬方面,這是普遍現象,但只要企業在客觀上給予的是一份公平合理的薪酬,大學生通常會理性對待薪酬問題,而不會盲目求高。有時對薪酬的抱怨,其真正原因并不在薪酬本身,可能是因個人生活面臨困境,或與他人比較后,感覺自我價值未得到實現的失落感等因素。對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進行深入地調查和分析。

      二、對大學生群體管理的對策建議

      根據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后發現, 要更好的開發和利用好新進大學生這一人力資源群體,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三點:選對人、用好人、培養人。

      (一)嚴格把好招聘關

      企業需要的是人才,需要有德行、有能力、能干事、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才。招聘的過程中就要弄清楚應聘者是否符合企業需求;如果是人才, 是否能為我所用。

      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認為,對于企業而言,一等員工是既有工作能力又有工作意愿的人,能招到這樣的員工, 當然是“善莫大焉”;二等員工是有工作意愿而缺乏一定工作能力的人,這樣的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進行培養提升,企業在找不到一等員工時可以退而求其次;三等員工是有能力而沒意愿的人,這種人工作出工不出力, 對企業缺乏認同和歸屬感;四等員工是既無能力也無意愿,這是任何一個企業在用人時都須盡力避免的。

      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受過高等教育,有專業知識,通常素質相對較高。但就個人工作意愿而言,差別較大, 因為個人性格特征、職業理想和定位、人生觀價值觀等各不相同,因而職業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就應該對應聘者的職業意愿和擇業傾向多做了解和調查。在這個過程中,考察擇業者是否充分了解或愿意充分了解企業狀況和企業需求也是判斷其工作意愿的重要參考因素。

      (二)做好職業生涯管理

      職業生涯管理工作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學校對學生的生涯管理是不夠的。當問到大學生們是否曾接受過職業生涯管理方面的培訓時,有68%的人回答“從來沒有”。學校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大學生普遍存在職業定位不清、擇業盲目、職業態度不端正、職業化意識不強的重要原因之一。學校教育在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觀念、意識、知識教育上的缺失, 使得企業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培訓強度和實效

      幫助新進人員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和方法。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企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要積極參與到員工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中去, 建立制度化、專門化、針對性、全面動態的把握員工職業活動和心理的機制,引導員工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與企業發展協調起來。

      對此,一些企業設置了專門針對新員工的評估,以幫助企業了解員工的基本情況,合理地進行工作安排、培訓提升和規劃其職業發展途徑。評估方法主要有兩種,包括職業測驗和在職體驗。職業測驗是利用專業化的測量工具測驗新進員工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傾向、職業個性特征等,以了解員工的基本情況;在職體驗是安排員工到不同的崗位上去實踐,最終了解員工的特點和幫助員工匹配到合適的崗位。

      新入職大學生職業心態調查與分析 2

      摘要:

      隨著每年數百萬高校畢業生涌入職場,新入職大學生的職業適應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報告基于對全國范圍內1000名2023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旨在全面剖析這一群體的職業心態現狀,揭示其背后的社會文化、教育背景及個人特質等因素的影響,為高校教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闡述當前就業市場的'總體趨勢,新入職大學生群體的規模及特征,以及研究職業心態對個人職業發展和企業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二、調查方法與樣本概況

      詳細介紹調查所采用的方法(如問卷調查、半結構化訪談),樣本選取原則,確保數據的代表性和有效性。概述受訪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學歷層次、就業行業等。

      三、新入職大學生職業心態現狀

      積極心態分析:

      學習成長:大多數受訪大學生展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和自我提升愿望,渴望通過工作實踐深化專業知識,快速適應崗位要求。

      職業理想:抱有較為明確的職業規劃,傾向于選擇與個人興趣和專業相匹配的工作,追求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貢獻。

      團隊合作:普遍認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愿意在協作中學習,展現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能力。

      消極心態透視:

      現實落差:部分新入職人員表示,職場實際情況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包括工作壓力、薪資待遇及人際關系等方面。

      適應困境:面對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和高標準的職業要求,感到力不從心,焦慮情緒普遍。

      職業迷茫:一小部分受訪者對未來職業路徑感到迷茫,不確定如何規劃長期職業發展。

      四、面臨的主要挑戰

      技能與需求不匹配:教育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錯位,導致部分畢業生實戰技能不足。

      職場文化沖突:從校園到職場的角色轉換不易,對職場規則、企業文化的理解和適應成為一大挑戰。

      心理健康問題:初入職場的壓力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

      五、對策與建議

      加強校企合作:高校應與企業緊密合作,優化課程設置,增加實習實訓機會,提前對接市場需求。

      職業導航與心理輔導:高校和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職業規劃指導和心理健康支持系統,幫助新入職員工順利過渡。

    【新入職大學生職業心態調查與分析】相關文章:

    從學生心態到職業心態03-19

    職業與職業心態03-18

    學生初入職場的正確心態02-07

    何為職業心態?03-19

    職業心態的分類03-18

    職業心態的含義03-07

    職業心態培訓體會01-11

    職業心態科學定義03-18

    如何調整職業心態03-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99热都是精品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999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777国产盗摄偷窥精品0OOO|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久久99精品国产| 97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色视频ⅹxxx|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