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時間:2024-07-20 20:26:59 文化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例文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來,在勞動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累積的優秀道德傳統,這不僅是歷史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也是當代社會前進的重要推動力量,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例文

      題目: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

      【摘要】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的文化道德對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與民族性格的養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將這份珍貴遺產融入到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不僅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能夠促進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步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找準傳統文化美德和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點,本文主要分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以及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對策。

      【關鍵詞】:傳統美德。現代精神文明建設。融合對策

      傳統美德作為現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礎,對于整個民族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將傳統文明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進行有機幾何對于整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均可以起到積極的效用。

      1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與外延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來,在勞動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累積的優秀道德傳統,這不僅是歷史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也是當代社會前進的重要推動力量,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從古到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都貫穿在我國傳統的文化道德之中,這也是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如三國時諸葛亮的憂國憂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道德追求、明清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思想、譚嗣同挽救國家的英勇獻身精神等,這些追求與行為都蘊含著深深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些精神共同構成了愛國主義的寶貴思想。

      1.2 為民族、國家的奉獻精神

      在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之中,十分注重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強調個人的社會責任感以集體、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如《詩經》中的“夙夜在公”、“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墨子》中的“舉公義”等等,都是強調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崇高理想,這種思想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區別。

      1.3 仁愛寬厚的人際關系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強調仁者愛人的思想,孔子也將“仁”作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都是“仁愛”的體現。在墨家思想之中,也提出了“愛人無差”、“愛人若愛其身”的思想。這些思想對于加強民族團結、協調人際關系都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4 尊敬父母、尊老愛幼

      早在《尚書》之中,就提出了“義父、母慈、兇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這些道德思想,除了維護封建等級思想的糟粕應該拋棄之外,其他的思想對于改善人際關系,維護社會安定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這些思想依然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傳統美德,實際上,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隨處可見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積極作用。

      1.5 吃苦耐勞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張,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前提之下,每個人都應該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向往理想的人格,“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舍身成仁”、“臨財勿茍得,臨難勿茍免”等均是傳統道德吃苦耐勞精神的重要體現,這些精神均凝聚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品質。

      1.6 尊師重教的精神

      教師是傳播文化的使者,每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誨,在封建社會之中,幾乎每個人家庭的正廳都擺放著天地君親師位,將教師的地位與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尊師重教成為一種永恒的思想,也是傳統文化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1.7 謙遜禮貌的精神

      “滿招損、謙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很多成就卓然的為人都依然保持著謙遜禮貌的美德,他們善于學習他人的長處,將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閃光點之中,積極的向別人學習、充實自己,如唐代的杜甫,其創造成就顯著,但是依然贊賞初唐四杰的成就,稱贊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窮”,稱贊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這種尊重他人的行為準則也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美德。

      1.8 強調正身,為民執法

      在封建社會,雖然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但是卻有著公正執法的精神,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便是公正執法精神的重要體現,魯迅也曾經說明:“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也有舍身求法的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在我國的轉型階段,弘揚公正執法的精神,嚴格的依照法律來辦事對于提升中華民族的文明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2 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方式

      第一,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也有的區別,在歷史的變革下,兩者都是不斷發展的,為了促進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必須要意識到兩者之間的聯系與不同,正確的處理兩者的關系,取精華、去糟粕。

      第二,重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在現代社會,思想道德建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于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社會的發展,必須要做好黨政干部建設工作,黨政干部需要意識到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 結語

      總而言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堅信,只要正確的處理好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繼承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的精華,吸收人類文明的成果,定能夠全面的推進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邵先鋒.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促進當代精神文明建設[A]. 炎帝與漢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2

      [2]靳志高. 當代中國的認同危機與公民教育的歷史性復興[A]. 公民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一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4

      [3]藍荃彬.簡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與精神文明建設[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0(05)

    【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相關文章: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05-27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論文(精選8篇)03-17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通用7篇)03-17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論文06-24

    有關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論文11-24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高校美術教育論文01-01

    中國哲學的特點小論文11-24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論文07-05

    《中國法學》論文格式01-01

    中國茶文化選修論文03-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欧美精品人爱c欧美精品|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欧美 日韩 精品 另类视频|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精品9|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久久精品一级c片片| 56prom精品视频在放免费|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秘入口福利姬网站|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亚洲欧美|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小草 | 国产精品乱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